—園道導讀—
幼兒園從過去粗放式經營、奢華式裝修、策略式營銷的階段,已經過渡到內涵式發(fā)展的新進程。建設“有人性、有溫度、有故事、有美感”的校園文化成為辦園者的治園之本。
園道伙伴咨詢公司賈亞輝老師用十年的咨詢經驗,提煉出一整套“方法論”,在園道伙伴公眾號發(fā)布了《校園文化建設方法論》的部分精華內容之后,引發(fā)了眾多園長的積極閱讀。
同時,也有很多園長向賈老師提出了問題。本周,我們將針對大家提出的共性問題的20條,讓賈老師用文字的方式給大家展開解讀。因為文字局限性的原因,本次解讀只能是“微回答”,賈老師將會在下周組織一場直播課程,詳細解讀大家提出的各項問題。
01.
為什么要建設校園文化?
百年名?!の幕⑵?
過去的幼兒園比拼的是硬件、是奢華的裝修、是功能室的健全。隨著國家對幼兒園的多次調控,普惠化發(fā)展成為幼兒園的主旋律,收費標準、建設標準、場地規(guī)范都成了“標配”,如何彰顯個性化?唯有辦園理念的文化差異。
優(yōu)質的校園文化,有利于促進幼兒園的教育創(chuàng)新;有利于促進幼兒園的優(yōu)質發(fā)展;有助于促進幼兒園的特色建立;有利于促進幼兒園的課程改革的系統性;有利于促進幼兒園教職工精神境界提升。
02.
新樣態(tài)式校園文化有何特征?
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基礎教育研究所
所長陳如平
2016年,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基礎教育研究所所長陳如平,提出了新樣態(tài)學校建設的主要特征,總結為如下幾點——
1.建設標準:要建設“一所學校一個樣,各個學校不一樣,學校要有學校樣”的新樣態(tài)學校文化體系。
2.五大特征:
具備內生性:是從園所內部提煉而來的文化
具備認同性:不是某個人的文化,是團隊公認的文化
具備私有性:是專屬自己的文化,不是抄來的文化
具備完整性:系統而完整的文化,不是東拼西湊的
具備傳播性:管用100年,歷久彌新,越久越香
3.四大標準:有人性、有溫度、有故事、有美感
03.
建設校園文化有沒有理論模型可以參考?
沒有|校園文化≠企業(yè)文化
搜遍全網,沒有找到校園文化的建設模型。也許咱們這個行業(yè)的文化建設是一個相對小眾化的吧,無奈,有些校園文化建設的公司只能搬抄企業(yè)文化的“洋蔥”理論模型來應用。
企業(yè)文化是以“企業(yè)盈利治理體系”作為原動力來設計的文化。其“洋蔥”的內核是以盈利為導向的使命、愿景、價值觀的精神驅動文化,以此向外是保障精神文化落地的制度文化、行為文化和物質展現層文化。
作為一家教育院校,我們的文化的核心原動力肯定不能定義成以盈利為目的,我們也不能以盈利為原點來設計我們的精神文化。
所以園道認為,一味的搬抄企業(yè)文化的“洋蔥模型”做校園文化肯定是行不通的,我們需要創(chuàng)新,我們需要研究校園文化的本源,找到屬于教育本身的文化模型。
04.
幼兒園基業(yè)長青的秘密是什么?
文化的根深葉茂
園道伙伴在“新樣態(tài)學?!钡睦碚摶A上,結合多年對幼兒園品牌和文化的研究,發(fā)現現在的很多幼兒園(學校)都是在走一種“舊樣態(tài)”。
這種舊樣態(tài)在辦園理念中表現的尤為明顯。首先,幼兒園的文化大多數是“千篇一律型”的理念,比如——一切為了孩子,為了孩子的一切;其次多是“東拼西湊”的文字,誰家墻上的文化好,就拿來一句,東拼西湊,湊成自己的文化;再者就是“淺顯概括”的表達,沒有深度挖掘文化的內涵。這樣做出的文化,出現了一種現象,老師不敢對外自信的講(是因為老師覺得這不是我們自己的文化),最終導致文化僅僅成為墻上的標語。
這就是文化定義中的“泛文化”,而真正的文化應該是“亞文化”,是特指某一群體和個體的文化。
從2017年到2021年,園道伙伴完成了100家幼兒園園本文化的設計,從中總結出一套基礎教育行業(yè)校園文化的提煉方法,最終,校園文化“樹狀”理論模型問世。
05.
校園文化建設的基本面是什么?
內生性和私有化
我們認為校園文化建設的基本面要追逐“內生性”和“私有化”兩種特質。
首先,我們來聊一下“私有化”的問題。校園文化的建設大家首先想到的是“找名校”的文化來復制,認為名校之所以稱之為“名?!保且驗樗麄兊奈幕欢ㄊ墙浀闷鹜魄玫?,但是我們不這么認為,如果這樣想,我們的文化建設就應該是“好好學習,天天向上”、就應該是“一切為了孩子,為了孩子的一切”。
這樣的文化是不是任何一所學校都能用的文化?這樣的文化能表現我們學校的特征嗎?顯而易見是不能的,這是“大眾文化”、是“泛文化”,我們需要做的是“私有化”的文化,這種文化被稱之為“亞文化”。
我們再來談一下“內生性”的問題。很多學校(幼兒園)文化建設完后,老師不敢說,為什么?是因為老師覺得這樣的文化不是我們的,與我們學校(幼兒園)沒有關系,這樣的文化老師自然不敢表達。所以,我們認為文化一定要具備私有化特征,也就是說這樣的文化是基于我們園所本身提煉的文化。
06.
什么樣的校園文化能用100年?
源于校園母體產生的文化
要解決文化是自身的文化,不是空洞的文化,或者是找到我們所說的屬于這是學校的“亞文化”,首要的前提就是找到文化的母體。
園道常說,如果說校園文化建設是種樹,我們首要的前提就是“選種子”。如果我們非要在寒冷的東北種一棵香蕉樹,在自然環(huán)境下那是無法成活的,我們要因地制宜選擇我們的種子,要充分考慮它的適應性和環(huán)境。中國有句諺語“種瓜得瓜,種豆得豆”,如果你非要種一顆瓜的種子,讓它結出豆的果實來,那是不切合實際的。
決定種子是否能夠生根發(fā)芽,長出參天大樹的根本原因,不是地表以上,而是地表以下的土壤情況。所以,在園道做校園文化建設的第一步就是尋根溯源,我們要找到園本文化的適應性“土壤和微生物”,只有這樣做出的文化才是自己的文化,這樣的文化才“能用100年”。
07.
如何挖掘“文化母體”?
方法1:從辦園特色中尋找文化
08.
如何挖掘“文化母體”?
方法2:從傳統歷史中凝結文化
09.
如何挖掘“文化母體”?
方法3:從地理人文中演繹文化
10.
如何挖掘“文化母體”?
方法4.從園名意蘊中發(fā)現文化
《讓文化發(fā)聲,讓校園更美》
建設“新樣態(tài)式”校園文化的20個疑問
后10個疑問將于下一期發(fā)布
(關注園道伙伴,持續(xù)更新)